云南文化网

曾经辉煌过 斯柯达“Rapid”的前世今生

第一阶段:1935年-1947年
    [汽车之家 车系历史]  继明锐、晶锐和昊锐进入国内市场销售后,斯柯达将在2013年4月19日推出一款新的车型——Rapid(中文名“昕锐”)。对于“Rapid”这个英文名,相信大家都会有些陌生或者新奇。而事实上,“Rapid”已在斯柯达家族中拥有超过70年的历史,比大家已熟悉的Octavia(明锐)和Fabia(晶锐)还要早。那么,为什么“Rapid”此前会如此默默无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 70多年以来,斯柯达“Rapid”仅是一个代号  
    在官网上,斯柯达用“eventful”来形容自己的发展历程,意为经历丰富、充满变数。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近代天鹅绒革命洗礼的斯柯达依旧能够在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确实不容易。作为斯柯达最早的车型之一,“Rapid”经历了从敞篷车、双门轿跑到三厢家用轿车的演变,“Rapid”在不同年代车型的本质以及被赋予的使命都不同。可以说,“Rapid”对车型本身而言只是一个代号。与它的名字“Rapid”(快速)相反,它的成长可谓相当“Slowly”(缓慢)。
● 第一阶段:为运动而生,辉煌的开始(1935年-1947年)
要点:1936年获柏林奥运会拉力赛冠军
    我们先来聊聊斯柯达“Rapid”的诞生背景。1895年,和许多车企靠制造简单的机械起家一样,创始人克莱门特和劳林用自行车开启了斯柯达百年品牌的征程,然而它证明自己的舞台却是赛车场。
    1905年之前,斯柯达的前身L&K公司以生产摩托车为主,两位创始人不是常规的进行销售,而是积极参加国际比赛并屡获佳绩,其中包括首次参加柏林到巴黎的拉力赛就第一个冲过终点,1903年在34场比赛中获得32场胜利等。这些都让L&K公司迅速赢得欧洲消费者的认可,某种程度上坚定了他们用赛车宣传品牌的决心,所以在转向生产汽车后,运动基因已经悄然植入斯柯达的骨髓。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止了L&K公司的发展,汽车生产受到阻碍后,他们一度靠制造农业和航天机械来维持生计。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1924年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的一场大火让公司雪上加霜。无奈之下,两位创始人只好寻找帮助,于是就有了后面与斯柯达•配尔森(Skoda Pilsen)集团的合并,这也标志着斯柯达作为汽车品牌的诞生。
    除了推出Hispano Suiza、斯柯达860以及经典的Superb系列后,斯柯达还生产了斯柯达430、422系列车型,主要是满足中产阶级的需要。另外,斯柯达也已经迫不及待向人们展现它的运动基因。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斯柯达420“Rapid”出现,而到了1935年,“Rapid”作为独立的车系正式推出,包括四门轿车、双门轿跑以及敞篷车等,整体造型符合当时的设计潮流,车头上展翅之箭的LOGO让人很好辨识它来自斯柯达。最初的“Rapid”装配一款1.2升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6马力(19kW)。在当时,如此完整的产品布局以及动力装备已经很强大。
    1936年即“Rapid”推出一年后,两位汽车爱好者Prochazka和Kubiasa在对“Rapid”加装了更大体积的副油箱以及调校底盘后,从布拉格出发,用时97天,游历了莫斯科、德黑兰、孟买、新加坡、上海、纽约、巴黎和柏林等世界各大城市,最终重返捷克。在当时,无论路况还是加油站等都远不如现在,“Rapid”的可靠性由此可见一斑。当他们返回时,斯柯达还特意组织了热烈的仪式迎接这两位勇敢的汽车爱好者。
    同样是1936年,“Rapid”对动力系统进行了升级,排量为1.8L,最大功率达31马力(23kW)。这样的动力现在看来可能不值得一提,可放在当时已经足以让Rapid赢得1936年柏林奥运会汽车拉力赛冠军。由于后来《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主要依赖机械动力推进的项目不能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因此,“Rapid”的此项荣誉显得尤为珍贵。
    1938年,“Rapid”进行了全面的改变,包括外形改进以及搭载一个带顶置式气门的发动机。新的发动机排量降低为1.6升,然而最大功率却达到了43马力(31kW)。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汽车史上诞生了一款经典车型,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甲壳虫。甲壳虫搭载的是一款1.0升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4马力(18kW),从账面数据来看,略逊色于“Rapid”。
    正当斯柯达欲大展拳脚时,战争再次中断了它的发展。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捷克被德国入侵,汽车生产再次陷入停顿。1939年至1945年整个二战期间,斯柯达集团不得不转向军工生产,工厂的技术以及资源消耗可想而知。
    战后的斯柯达成为了国有企业,并且名称换成了AZNP。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斯柯达开始为百姓造车,目标是要造人民能买得起的车。1946年推出的Popular(在捷克称为Tudor)、1954年推出的明锐(Octavia)及后继的弗雷西亚(Felicia)成了斯柯达主要生产车型。当时偏向运动性能的“Rapid”在1947年被停产,随后被“遗忘”了37年,让人颇感遗憾。
2
第二阶段:1984年-1990年
● 第二阶段:化身双门轿跑车(1984年-1990年)
要点:动力强劲,被称为“普通人也能开的保时捷”
    在70年代初期,斯柯达曾想研发生产前置前驱车,可惜未能得到政府的许可,也没有资金支持。事实上,斯柯达在那个时期并没有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所有的运作几乎都受控于政府。1976年,斯柯达105/120系列正式亮相,后置发动机以及价格是它的主要优势。当时斯柯达在英国就有220家经销商,斯柯达105的售价要低于雪铁龙2CV,较高的性价比很快让它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对象。
    当“Rapid”这个名称再次出现的时候距离上次已有37年。1984年,“Rapid”作为斯柯达130的双门轿跑车向欧洲市场推出,当时推出的“Rapid”有掀背和敞篷版两个版本,前卫的外形以及良好的性能让它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当然,这里少不了斯柯达105口碑积淀的功劳。
    车身尺寸方面,斯柯达Rapid的长宽高为4210×1610×1380(mm),长度比斯柯达130多了10mm,高度则少了20mm。从造型来看,无论前脸还是车身侧面,我们仍然很难看到它与现在市场上的斯柯达车型有何相同的设计元素。
    在生产的第一年,“Rapid”有两种排量供消费者选择,其中1.2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5马力(40.5kW),与之匹配的是一台四挡手动变速箱。较强的1.3L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58马力(43kW),匹配的是五挡手动变速箱,它的最高时速为152.9 km/h,0-97km/h的加速时间为16.5秒。由于其较强的性能以及后置后驱的车身布局,使得这款车型在当时被一些杂志称为“普通人也能开的保时捷”。
    1987年,斯柯达130系列的升级车型斯柯达136诞生。它的外观以及内饰变化不大,主要对动力系统进行了优化。此时同步升级的斯柯达136“Rapid”其搭载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61马力(45kW),虽然最高时速没有变化,不过0-97km/h的时间减少到了14.9秒。在当时来说,相当生猛。
    1989年后,捷克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斯柯达开始寻找更强大的合作伙伴,以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1991年,斯柯达加入综合实力更加强大的大众集团,以寻求技术、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可一系列的变革和重组却让“Rapid”再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3
斯柯达Rapid在中国
● 第三阶段:“Rapid”再复活,率先在印度投产(2011年至今)
要点:成为不折不扣的家用车
    2011年,“Rapid”再次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与前面介绍的不同,这次“Rapid”是以三厢家用轿车的身份在印度全球首发亮相,并且很快投产。它率先在印度投产的原因是强化斯柯达在当地的地位,实现2018年全球销量超过150万辆的战略。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Rapid”成了斯柯达目前在印度的主要增长点,其中2012年的销量对斯柯达总销量的占比超过50%,它的表现也被当地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家庭用车”。
    “Rapid”印度版基于大众Vento车型(在国内是三厢POLO)进行设计和改造,车身尺寸为4386×1699×1466(mm),轴距达到2550mm,定位介于晶锐和劳拉之间。除了进气格栅、前大灯、保险杠、尾灯和一些外部装饰,整体轮廓和大众的车型很相似。
    内饰方面,Rapid印度版的中控台设计与POLO非常相似,只是方向盘造型略有不同。空调出风口、音响系统、控制按键以及旋钮都是典型的大众风格,上深下浅的内饰配色突出斯柯达Rapid的居家定位。事实上,除了方向盘的位置,它的设计与昕锐同样很接近。
    动力方面,“Rapid”印度版搭载了汽油和柴油两款1.6L发动机,其中汽油版最大功率为105马力(77kW)/5250rpm,最大扭矩153N·m/3800rpm;柴油版在应用燃油共轨技术之后,最大功率为105马力(77kW)/4400rpm,最大扭矩250N·m/1500-2500rpm。另外,它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后扭转梁式半独立悬架的组合。
● “Rapid”在欧洲市场
要点:已经在捷克销售,2014年初登陆俄罗斯
    在印度之后,斯柯达很快将目光瞄向了欧洲市场,捷克成了它的第一站,同时将陆续推向欧洲其它国家,预计2014年初登陆俄罗斯。与印度版不同,欧洲版的“Rapid”是一款在欧洲更受欢迎的五门掀背车。
    外观方面,“Rapid”欧洲版保持斯柯达硬朗的线条,但是整体造型保持浓郁的大众风格。车身尺寸方面,它的长宽高为4483×1707×1461(mm),轴距为2602mm,规格与现在国产的昕锐相当。
    内饰方面,“Rapid”欧洲版无论设计还是布局仍然大众范十足。对它来说,最大亮点在于空间,在后排座椅未放倒的情况下,它的后备厢容积为550升,将后座放倒,后备厢容积可以扩展至1490升。
    斯柯达Rapid在欧洲市场提供多种发动机选择,汽油发动机方面,入门级搭载1.2L自然吸气发动机;主力车型则搭载1.2TSI发动机,并提供两种不同调校版本选择,最大功率分别为86马力和105马力;顶配则搭载1.4TSI发动机。传动部分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匹配5MT、6MT和7速DSG变速箱。
● “Rapid”在中国——已经正式命名为“昕锐”
要点:与桑塔纳同平台,斯柯达未来的走量车型
    毕竟中国才是现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斯柯达的产品布局在国内与其它车企相比还是稍显单薄,引入新的产品刻不容缓。事实上,昕锐早在2011年的日内瓦车展上作为VisionD概念车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同时斯柯达公布了品牌的全新标识。随后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基于VisionD改造的MissionL正式发布,事实上它就是现在昕锐的雏形。
    2012年7月,在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五周年庆典期间,斯柯达董事会主席范安德明确表示昕锐将在2013年国产,并且希望它成为销量的新增长点,实现未来五年,中国销量占斯柯达全球总销量40%的目标。
    在新桑塔纳上市之后,昕锐已经迫不及待为自己“造势”。2012年9月,它在国内路试的谍照遭到曝光,随后我们汽车之家也第一时间为大家送上它的抢先实拍文章。2013年3月,上海大众宣布,国产斯柯达昕锐正式启动预售,同时公布了“昕锐”的中文名称。
    昕锐与全新桑塔纳、全新捷达基于相同平台打造,并共享核心技术,只是在外观设计方面略有区别,昕锐呈现出未来斯柯达车型的家族新特征。值得一提的是,昕锐是国内首款采用斯柯达全新标识的车型。
    昕锐的车身尺寸分别为4501×1706×1469(mm),轴距为2603mm,数据方面与全新桑塔纳相当,同属入门紧凑型车,比印度版要大一号。当然,它与欧版作为掀背车型不同,在国内它是三厢轿车。动力方面,斯柯达昕锐将搭载1.4L和1.6L发动机,传动方面匹配5MT和6AT变速箱。
    全文总结:
    斯柯达似乎对“Rapid”这个名字情有独钟,经过70多年的发展,这个名字得到了延续,只不过现在的Rapid已和上世纪30年代、80年代的车型不同。如果说曾经的Rapid是个喜欢耍酷的帅小伙,那么现在的Rapid就是务实的中年男人。在斯柯达的家族谱上,Rapid也许只是一个称谓,但很高兴厂家把它传承了下来,如果接下来能够在销量方面独树一帜的话,可以说也是一种辉煌。

上一个:15年化茧成蝶 森林人车系发展历史回顾下一个:丑小鸭变天鹅 奔驰A级三代历史介绍

茶文化

茶与文化 茶与科学